呵护创新力之源,从教育做起
——回应12月14日《谁来呵护中国互联网创新力之源?》
创新是活力之源,互联网产业更是如此。完善的法律、健全的制度、有效的激励,都是“呵护”创新的必要条件,但更为关键的因素,笔者认为是教育。创新的主体是人,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,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育,尤其是儿童时期的教育。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,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,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。
创造力低下折射的是创新能力的贫乏,是什么束缚了孩子创新的翅膀?造成这一结果原因复杂,但“功利教育”和唯分是举的应试教育是最重要的“创新力杀手”。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尽快改变,经过“教育流水线”培养出来的将多会是一个个“计算器”、一部部“高级词典”,难以成为创新型人才。由此也将制约中国互联网的发展。
安徽省全椒县 孙维国
蔼名之成:人民日报《谁来呵护中国互联网创新力之源?》一文,“呵护”一词用得非常好!什么是中国互联网“创新力之源”?为什么到了需要“呵护”的境地?值得深思!
蔼石城清荷:归结起来,“3蚕大战”是创新之争,是互联网行业相互模仿、同质化竞争的必然结果。呵护互联网创新力的关键之举,在于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竞争规则,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,让创新者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之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。 |